板块列表

板块列表

地球现在最主要的15个板块。

构造板块(英语:tectonic plates)是岩石圈(地壳和上层地幔)的一部分。一般板块厚约100公里(62英里),材料组成有两种主要类型:海洋地壳(矽、镁组成的矽镁层)和大陆地壳(矽、铝组成的矽铝层)。海洋地壳中以玄武岩为主,而大陆地壳大多是低密度花岗岩。参见板块构造论。

现今板块[编辑]

地质学家普遍认为下列构造板块目前存在于地球表面上,具有大致可定义的边界。构造板块有时被分为三个类别:主要(或初级)板块、次要(或次级)板块和微(或三级)板块。

主要板块[编辑]

主要板块包括大部分的大陆和太平洋。在这个列表,主要板块是面积大于2000万平方公里的板块。

太平洋板块(Pacific Plate) - 103,300,000 km2

北美板块(North American Plate) - 75,900,000 km2

欧亚板块(Eurasian Plate) - 67,800,000 km2

非洲板块(African Plate) - 61,300,000 km2

南极板块(Antarctic Plate) - 60,900,000 km2

印度-澳洲板块(Indo-Australian Plate) - 58,900,000 km2

澳洲板块(Australian Plate) - 47,000,000 km2

印度板块(Indian Plate) - 11,900,000 km2

南美板块(South American Plate) - 43,600,000 km2

次要板块[编辑]

这些较小的板块可能不会标示在一般板块地图上,因为大多数不包括显著的陆地区域。在这个列表,次要板块的面积大约介于100万至2000万平方公里。

索马利亚板块(Somali Plate) – 16,700,000 km2

纳斯卡板块(Nazca Plate) – 15,600,000 km2

菲律宾海板块(Philippine Sea Plate) – 5,500,000 km2

阿拉伯板块(Arabian Plate) – 5,000,000 km2

加勒比板块(Caribbean Plate) – 3,300,000 km2

科科斯板块(Cocos Plate) – 2,900,000 km2

加洛林板块(Caroline Plate) – 1,700,000 km2

斯科舍板块(Scotia Plate) – 1,600,000 km2

缅甸板块(Burma Plate) – 1,100,000 km2

新海布里地板块(New Hebrides Plate) – 1,100,000 km2

阿穆尔板块(Amurian plate)——位于亚洲东部的小型构造板块

印度板块(Indian plate)——从冈瓦纳大陆分离的小型板块,面积11,900,000平方公里(4,600,000平方英里)

鄂霍次克板块(Okhotsk plate)——亚洲的小型构造板块

巽他板块(Sunda plate)——涵盖东南亚的构造板块

扬子板块(Yangtze plate)——承载中国南方主体部分的大陆构造板块

微板块[编辑]

这些板块在一般板块地图上通常合并于相邻的主板块。在下面这个列表,微板块是面积小于100万平方公里的板块;但表中某些微板块在一些文献中可能被视为次要板块。一些模型在目前的造山带中识别出更多的小板块,如亚得里亚板块、探险家板块、戈尔达板块和菲律宾移动板块。对于这些板块是否应该被视为地壳的不同部分,还没有科学共识,因此新的研究可能会改变这个列表[1][2][3][4]。

欧亚板块。

爱琴海板块和安那托利亚板块。

欧亚板块

佩索板块(Pelso Plate)

蒂萨板块(Tisza Plate)

伊比利亚板块(Iberian Plate)

亚得里亚板块(Adriatic Plate / Apulian Plate)

爱琴海板块(Aegean Sea Plate / Hellenic Plate)

阿穆尔板块(Amurian Plate)

安那托利亚板块(Anatolian Plate)

伊朗板块(Iranian Plate)

冲绳板块(Okinawa Plate)

摩鹿加海板块(Molucca Sea Plate)

哈马黑拉板块(Halmahera Plate)

桑义赫板块(Sangihe Plate)

班达海板块(Banda Sea Plate)

巽他板块(Sunda Plate)

帝汶板块(Timor Plate)

华南板块(Yangtze Plate)

太平洋板块及其邻近板块。

太平洋板块

巴尔莫勒尔礁板块(Balmoral Reef Plate)

鸟首板块(Bird's Head Plate)

加洛林板块(Caroline Plate)

康威礁板块(Conway Reef Plate)

复活节岛板块(Easter Plate)

加拉帕戈斯板块(Galapagos Microplate)

胡安·费尔南德斯板块(Juan Fernandez Plate)

库拉板块(Kula Plate)

马努斯板块(Manus Plate)

新赫布里底板块(New Hebrides Plate)

北俾斯麦板块(North Bismarck Plate)

北加拉巴哥板块(North Galápagos Microplate)

所罗门海板块(Solomon Sea Plate)

南俾斯麦板块(South Bismarck Plate)

菲律宾海板块及其邻近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

马里亚纳板块(Mariana Plate)

菲律宾移动板块(Philippine Mobile Belt)

非洲板块

卢万德勒板块(英语:Lwandle Plate)(Lwandle Plate)

马达加斯加板块(Madagascar Plate)

鲁伍马板块(Rovuma Plate)

塞席尔微大陆(英语:Seychelles microcontinent)(Seychelles microcontinent)

南极洲板块

设得兰板块(Shetland Plate)

南桑威奇板块(South Sandwich Plate)

澳大利亚板块

摩羯座板块(英语:Capricorn Plate)(Capricorn Plate)

富图纳板块(Futuna Plate)

克马德克板块(Kermadec Plate)

毛克板块(Maoke Plate)

纽阿福欧板块(Niuafo'ou Plate)

汤加板块(Tonga Plate)

木百灵板块(Woodlark Plate)

南美洲板块

北美板块

格陵兰板块(Greenland Plate)

鄂霍次克板块(Okhotsk Plate)

胡安·德富卡板块(Juan de Fuca Plate)

探险家板块(Explorer Plate)

戈尔达板块(Gorda Plate)

加勒比板块

巴拿马板块(Panama Plate)

戈纳夫板块(英语:Gonâve Microplate)(Gonâve Microplate)

科科斯板块

里维拉板块(Rivera Plate)

南美板块

阿尔蒂普拉诺板块(Altiplano Plate)

福克兰板块(Falklands Microplate)

北安地斯板块(North Andes Plate)

古代大陆的形成[编辑]

地球历史上曾经有许多板块存在,它们随著时间聚合形成更大的板块,或分裂成较小的板块,或已经被压碎隐没在其他板块之下。

古代超大陆[编辑]

瓦巴拉大陆(Vaalbara):36亿年前

乌尔大陆(Ur):30亿年前

凯诺兰大陆(Kenorland):27亿年前

妮娜大陆(Nena):18亿年前

哥伦比亚大陆(Columbia / Nuna):18亿-15亿年前[5][6]

罗迪尼亚大陆(Rodinia):11亿-7亿5000万年前

潘诺西亚大陆(Pannotia):6亿-5亿4000万年前

冈瓦那大陆(Gondwana):6亿-3000万年前

欧美大陆(Euramerica / Laurussia):3亿年前

盘古大陆(Pangaea):3亿-1亿8000万年前

劳亚大陆(Laurasia):3亿-6000万年前

古代板块与克拉通[编辑]

不是所有板块边界都很容易定义,对于古代地壳来说更是如此。以下主要列出古代的克拉通、微板块、板块、地盾、地体和区域,而不是单独的板块。克拉通(陆核)是大陆岩石圈中最古老和最稳定的部分。地盾是克拉通的暴露区域。微板块是微小的构造板块。地体是在一个构造板块上形成的地壳材料碎片,堆积在另一个板块上。区域是板块上具有相似岩石的地层,可能是原生岩层或是由地层堆积形成。地体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起源于独立的微板块,因为地体可能没有包含岩石圈的全部厚度。

欧亚大陆[编辑]

2.49亿年前,可看到已分裂的辛梅利亚大陆。

东亚[编辑]

西伯利亚大陆(Siberian Craton)

雅库特克拉通(Yakutai Craton)

华北克拉通(North China Craton)

华东克拉通(East China Craton)

扬子克拉通(Yangtze Craton)

塔里木克拉通(Tarim Craton)

准噶尔板块(Junggar Plate)

拉萨地块(Lhasa terrane)

中亚[编辑]

辛梅利亚大陆(Cimmeria)

哈萨克大陆(Kazakhstania)

北欧、东欧[编辑]

波罗的地盾。

东欧克拉通(英语:East European Craton)(East European Craton) -波罗的大陆的核心

伏尔加-乌拉尔克拉通(Volgo-Uralian Craton)

波罗的地盾(Baltic Shield)

卡累利阿克拉通(Karelian Craton)

科拉克拉通(Kola Craton)

拜勒莫克拉通(Belomorian Craton)

萨尔马提亚克拉通(英语:Sarmatian Craton)(Sarmatian Craton)

乌克兰盾地(英语:Ukrainian Shield)(Ukrainian Shield)

摩拉维亚-西里西亚板块(Moravo Silesian Plate)

特普拉-巴兰德地块(英语:Teplá-Barrandian Terrane)(Teplá-Barrandian Terrane)

匈人板块(Hunic plate)

西欧[编辑]

海西造山运动最重要的结构和地体。

阿瓦隆尼亚大陆(Avalonia)

阿莫尼卡地块(英语:(Armorican terrane)Armorican terrane)

贝罗莫里亚克拉通(Belomorian Craton)

中伊比利板块(Central Iberian Plate)

奥萨-莫雷纳板块(Ossa-Morena Plate)

南葡萄牙板块(South Portuguese Plate)

法国中央高原(Massif Central)

原始阿尔卑斯地块(Proto-Alps Terrane)

莫丹奴比安地体(英语:Moldanubian Zone)(Moldanubian Zone)

皮埃蒙-利古里亚盆地(英语:Piemont-Liguria Ocean)(Piemont-Liguria Zone)

雷诺-海西尼亚地体(英语:Rhenohercynian Zone)(Rhenohercynian Zone)

萨克索-图林根地体(英语:Saxothuringian Zone)(Saxothuringian Zone)

瓦莱板块(英语:Valais Plate)(Valais Plate)

米德兰微克拉通(英语:Midlands Microcraton)(Midlands Microcraton)

北大西洋克拉通(英语:North Atlantic Craton)(North Atlantic Craton)

印度-澳洲大陆[编辑]

印度年代地层划分。

印度[编辑]

印度克拉通(Indian Craton)

阿拉维利克拉通(Aravalli Craton)

巴斯塔克拉通(Bastar Craton)

德尔肯德克拉通(Bundelkand Craton)

达尔瓦克拉通(英语:(Dharwar Craton)(Dharwar Craton)

辛格布拉姆克拉通(Singhbhum Craton)

澳洲[编辑]

澳洲基本地质区域年代。

澳洲地盾(英语:Australian Shield)(Australian Shield)

雅遮华罗克拉通(Altjawarra Craton)

中央克拉通(Central Craton)

柯纳莫纳克拉通(Curnamona Craton)

高勒克拉通(英语:Gawler Craton)(Gawler Craton)

纳鲁马地块(英语:Narooma Terrane)(Narooma Terrane)

皮尔巴拉克拉通(英语:Pilbara Craton)(Pilbara Craton)

伊尔干克拉通(Yilgarn Craton)

西兰大陆(Zealandia)

北美大陆[编辑]

加拿大[编辑]

北美克拉通和基底。

阿瓦隆尼亚大陆(Avalonia)

北大西洋克拉通-奈恩省(英语:Nain Province)(Nain Province)

劳伦大陆(Laurentia)

加拿大地盾(Canadian Shield)

丘吉尔克拉通(英语:Churchill Craton)(Churchill Craton)

赫恩克拉通(英语:Hearne Craton)(Hearne Craton)

纽芬兰板块(Newfoundland Plate)

雷伊克拉通(英语:Rae Craton)(Rae Craton)

斯卡拉维亚克拉通(英语:Sclavia Craton)(Sclavia Craton)

奴克拉通(英语:Slave Craton)(Slave Craton)

苏必略克拉通(英语:Superior Craton)(Superior Craton)

美国[编辑]

法拉龙板块(Farallon Plate)

海岛板块(英语:Insular Plate)(Insular Plate)

山间板块(Intermontane Plate)

怀俄明克拉通(英语:Wyoming Craton)(Wyoming Craton)

卡罗莱纳州地块(英语:Carolina terrane)(Carolina terrane)

佛罗里达板块(Florida Plate)

新斯科舍板块(Nova Scotia Plate)

伊邪那岐板块(Izanagi Plate)

墨西哥[编辑]

墨西哥板块(Mexican Plate)

南美大陆[编辑]

中元古代南美洲和非洲的克拉通大略位置。

亚马逊克拉通(Amazonian Craton)

圭亚那地盾(Guiana Shield)

圣路易斯克拉通片段(São Luís cratonic fragment)

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英语:Sao Francisco Craton)(Sao Francisco Craton)

里约阿帕斯克拉通(Rio Apas Craton)

里奥德拉普拉塔克拉通(英语:Río de la Plata Craton)(Río de la Plata Craton)

阿雷基帕,安托法亚基底(英语:Arequipa–Antofalla)(Arequipa–Antofalla basement)

路易斯阿尔维斯克拉通片段(Luís Alves cratonic fragment)

非洲大陆[编辑]

西非克拉通(英语:West African Craton)(West African Craton)

撒哈拉元克拉通(英语:Saharan Metacraton)(Saharan Metacraton)

刚果克拉通(Congo Craton)

班韦乌卢陆块(英语:Bangweulu Block)(Bangweulu Block)

坦尚尼亚克拉通(英语:Tanzania Craton)(Tanzania Craton)

喀拉哈里克拉通(英语:Kalahari Craton)(Kalahari Craton)

卡普瓦克拉通(英语:Kaapvaal Craton)(Kaapvaal Craton)

辛巴威克拉通(Zimbabwe Craton)

塞巴奎原始克拉通(Sebakwe proto-Craton)

南极大陆[编辑]

东南极克拉通(East Antarctic Shield)

别林斯高晋板块(Bellingshausen Plate)

凤凰板块(英语:Phoenix Plate)(Phoenix Plate)

夏科板块(英语:Charcot Plate)(Charcot Plate)

参考资料[编辑]

^ Tetsuzo Seno, Taro Sakurai, and Seth Stein. 1996. Can the Okhotsk plate be discriminated from the North American plate? J. Geophys. Res., 101, 11305-11315 (abstrac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ird, P. (2003). "An updated digital model of plate boundaries".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4 (3): 1027. doi:10.1029/2001GC000252. http://peterbird.name/publications/2003_PB2002/2003_PB2002.ht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imothy M. Kusky; Erkan Toraman & Tsilavo Raharimahefa. The Great Rift Valley of Madagascar: An extension of the Africa–Somali diffusive plate boundary?.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ondwana Research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2006-11-20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9).

^ Niels Henriksen; A.K. Higgins; Feiko Kalsbeek; T. Christopher R. Pulvertaft. Greenland from Archaean to Quaternary (PDF) (185). Greenland Survey Bulletin. 2000 [2009-10-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年12月7日).

^ Zhao, Guochun; Cawood, Peter A.; Wilde, Simon A.; Sun, M. Review of global 2.1–1.8 Ga orogens: implications for a pre-Rodinia supercontinent. Earth-Science Reviews. 2002, 59: 125–162. Bibcode:2002ESRv...59..125Z. doi:10.1016/S0012-8252(02)00073-9.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 Zhao, Guochun; Sun, M.; Wilde, Simon A.; Li, S.Z. A Paleo-Mesoproterozoic supercontinent: assembly, growth and breakup. Earth-Science Reviews. 2004, 67: 91–123. Bibcode:2004ESRv...67...91Z. doi:10.1016/j.earscirev.2004.02.00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查论编地球板块主要板块

非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欧亚板块

印度-澳洲板块(印度板块+澳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北美洲板块

南美洲板块

次要板块

阿穆尔板块

阿拉伯板块

缅甸板块

加勒比板块

加洛林板块

科科斯板块

胡安·德富卡板块

纳斯卡板块

鄂霍次克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

斯科舍板块

巽他板块

华南板块

微板块

亚得里亚板块

爱琴海板块

阿尔蒂普拉诺板块

安那托利亚板块

巴尔莫勒尔礁板块

班达海板块

鸟首板块

康威礁板块

复活节岛板块

探险家板块

富图纳板块

加拉帕戈斯板块

戈尔达板块

格陵兰板块

哈马赫拉板块

伊朗板块

胡安·斐南迪兹板块

克马德克板块

库拉板块

马达加斯加板块

马努斯板块

毛克板块

马里亚纳板块

摩鹿加海板块

新赫布里底板块

纽阿福欧板块

北安地斯板块

北俾斯麦板块

北加拉帕戈斯板块

努比亚板块

冲绳板块

巴拿马板块

菲律宾移动板块

里维拉板块

桑义赫板块(英语:Sangihe Plate)

塞舌尔微板块

设得兰板块

所罗门海板块

索马里板块

南俾斯麦板块

南桑威奇板块

帝汶板块

汤加板块

木百灵板块

古板块

辛梅利亚板块

法拉龙板块

库拉板块

伊邪那岐板块

拉萨板块

莫阿板块(英语:Moa Plate)

菲尼克斯板块(英语:Phoenix Plate)

大洋脊

Aden Ridge

嘉士伯海岭

印度洋中洋脊

智利海隆

Cocos Ridge

东太平洋海隆

探险家海岭

加科尔山脊

Galápagos Spreading Center

戈尔达海岭

胡安·德富卡海岭

大西洋洋中脊

Knipovich Ridge

Kolbeinsey Ridge

Mohns Ridge

Reykjanes Ridge

太平洋-南极洋脊

亚美利加-南极中洋脊

印度洋东南海岭

西南印度洋脊

古洋脊

Aegir Ridge

Alpha Ridge

Kula-Farallon Ridge

Mid-Labrador Ridge

Pacific-Farallon Ridge

Pacific-Kula Ridge

Phoenix Ridge

板块列表

分类

地球科学主题

维基共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