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学术道德监督
stata专版
行业分析报告
经管文库
文献求助专区
数据交流中心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让透视分析方法从 “数据汇总” 变为 “业务洞察引擎”
2025年产业AI应用热力报告
2025年中国PE_VC基金行业CFO白皮书
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趋势与路径研究报告
【顶刊热门】2007-2024年上市公司高管机会主义减持数据合集,附原始数据+可复现代码!
谁适合考CDA证书?年龄18-40周岁,计算机/工商管理…
推荐文章
高校老师和学生都在偷偷上的智能体课,到底在卷什么?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硕士申请指南来了→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完整电子版《CDA一级教材》上线CDA网校
是
否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立即领取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21年10月投稿到《管理评论》杂志,开始的审稿流程非常顺利,从收稿—出分—初审(100元)都很快,没有出现网上说的超期现象。于是我开始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孩子,不会经历超期的精神折磨。事实证明,我的想法过于天真,任何没有经历痛苦的论文构思、熬夜秃发、审稿超期以及论文被拒的在读博士,都不是合格的博士。
言归正传,论文进入到11月份一审开始就就像是陷入了电视剧“开端”中的恶性循环,不断出现外审专家拒审——催编辑加送外审——外审专家再拒审——再催编辑加送外审... ...,就这样整整换了10个外审专家,我的论文才彻底摆脱循环(标志着一审终于结束了,此时一审周期已经长达5个月)(要说此时的心态变化,那就是“焦虑——暴躁——自我怀疑——无所谓了)。
一审结束后,等了一个星期没有等来退修的消息,反而进入了“二审”程序(据说是审稿流程发生了变化,原来是一审后退修然后进入三审或者退稿;现在是一审结束进入二审,等待宣判要么进入三审,要么退稿)。
不出意外,我的二审依旧超期了(截至今天,超期一个星期)目前仍在等待,期间也很焦虑,于是就问了一下周边投《管理评论》的老师和同学们,绝大部分回复的都是二审结束直接退稿,或者三审后退稿了... ...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毕竟自己的稿件还在审理阶段,被拒的可能也超高,但还是想分享一些东西。
科研路着实不容易,一路的心态变化也太多,但感谢最终自己依旧阳光向上,所以想和各位投稿失意的陌生朋友说:
1.投稿过程中被拒、周期长等都是常事,如果我们不是领域的超凡人才,我觉得我们要学会接受,否则自己身心备受折磨,痛苦的还是自己。
2.读博是人生的一次历练,想开了我们就浴火重生了,放过自己,也许很多美好的东西就如期而至了。
3.通过自己一次次投稿的经历来看,也许真的是自己存在太多不足,自己写的东西就是不如别人,此时要做的是更加努力,而不是抱怨身边的人和事。
加油吧,奋斗中的少年,愿我们自由且阳光,愿我们美梦成真,愿我们好运常在。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分享0
收藏2
回帖
关键词:管理评论
我也不知道
外审专家
审稿流程
不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