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股价受挫与科技股分化:云业务不及预期下的市场重估

阿里股价受挫与科技股分化:云业务不及预期下的市场重估

来源:雪球App,作者: 财经达芬奇,(https://xueqiu.com/9145536525/338814874)

近一个月来,阿里巴巴股价经历显著波动,成为港股市场的焦点。5月19日,阿里股价重挫3.4%,收报92.75港元,较上月高点回落超10%,市值缩水至约1.78万亿港元,仅为腾讯的一半。这一走势与其最新财报表现形成反差:2025财年Q4(截至3月底)营收同比增长7%至2365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增22%至298亿元。然而资本市场反应冷淡,财报发布次日美股暴跌7.5%,港股跟跌超6%。

预期落差成下跌导火索尽管阿里云收入增速创三年新高,达18%,且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但这一数据仍低于市场预期的20%。投资者对阿里“第二增长曲线”的期待与现实增速的落差,成为抛售主因。

相比之下,微软同期Azure增长33%(其中16个百分点来自AI),股价应声上涨6%;而亚马逊AWS增速17%则同样引发3%的下跌。阿里云的增速在激烈竞争中尚未完全说服市场,尤其当摩根士丹利直指“增速不及买方预期”时,资金迅速撤离。

科技巨头的分化时刻阿里承压之际,港股其他科技龙头却逆势走强:

腾讯控股上涨1.18%,市值站稳4万亿港元。其游戏业务复苏与AI技术落地推动Q1营收增11%、净利润翻倍,25倍市盈率被市场认可。

小米集团大涨2.65%,电动车交付目标上调至9万辆,智能手机+汽车双引擎战略显现张力。

美团攀升2.28%,本地生活服务营收同比增20%,高用户粘性支撑30倍市盈率估值。

这种分化凸显资金正从增长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转向盈利清晰或战略赛道明确的公司。

内卷与外部风险阿里核心电商虽稳守基本盘(客户管理收入增12%),但隐忧仍在:

1、拼多多、京东持续挤压市场份额,淘天集团GMV增速降至3.8%(此前为两位数)。

2、全球速卖通受Temu、Shein围攻,叠加中美贸易摩擦,跨境增长面临变数。

3、尽管宣布三年3800亿元加码AI基建,但本季资本开支环比降22.6%至246亿元,引发对持续投入能力的疑虑。全年自由现金流骤降53%至739亿元,更凸显资金链压力。

战略坚守与市场信心的博弈CEO吴泳铭强调:“AI需求增长是未来10-20年的历史性机会,投入决心不会动摇”。技术层面,通义千问大模型全球下载量超3亿次,开源生态初具规模;商业化层面,云服务已渗透至工行等顶级金融客户,预示高端场景突破潜力。股东回报方面,阿里通过165亿美元回购与分红传递信心,流通股净减少5.1%。

阿里近月的股价疲态,本质是市场对其从“电商巨头”向“AI+云服务商”转型的一次审慎评分。

当腾讯凭多元业务稳坐港股王座、小米以硬科技叙事赢得资金青睐时,阿里的估值重构仍需云业务增速的进一步兑现。

短期看,云业务能否突破20%增速关口将成为股价企稳的关键信号;长期而言,3800亿投资的转化效率,将决定它能否在科技巨头的竞逐中重获“定价权”。

港股的分化格局下,阿里正站在技术投入与资本耐心博弈的十字路口。

$阿里巴巴(BABA)$ $阿里巴巴-W(09988)$

相关推荐